电解粉色处理的类型及着色的原理
作者:
来源:
日期:
2013-07-30
人气:
3984
【字体:
T
T 】
硫酸铝阳极氧化膜在锡盐或镍盐电解着色时,微孔中锡或镍的金属析出量一般在50 -200。随着金属析出量的增加,得到的颜色从香槟色、由浅到深的古铜色、直至黑色。控制金属的析出量可以得到介于上述颜色之间的各种色调。
电解着色的发色原理,实际上推定有两种物理现象。第一种是析出在透明铝阳极氧化膜微孔中分散的金属微粒子,由于人射光的散射作用而形成的颜色;第二种是在微孔厚度薄、孔隙率大的情形下,微孔中充填的金属微粒子,形成一层海绵状金属薄膜,由于人射光的干涉作用而形成的颜色。
第二种电解着色的发色机理,是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双重铝阳极氧化膜,形成独特形状的微孔连接。当第二次铝阳极氧化膜生成时,其比第一次氧化膜的孔隙度更大、厚度更小,微孔中的充填金属本身起到类似金属薄膜的作用,这层薄膜与基体金属之间通过光干涉作用而呈现颜色。
举例说,硫酸铝阳极氧化处理(I次电解)之后,再进行磷酸铝阳极氧化处理(2次电解),则磷酸铝阳极氧化膜在铝基体与硫酸铝阳极氧化膜之间。磷酸铝阳极氧化膜的孔径不同于硫酸铝阳极氧化膜,因此双重铝阳极氧化膜的孔型是呈“瓶状”的。然后金属在磷酸铝阳极氧化膜微孔内发生电沉积析出,瓶状微孔内被金属充填到一定的厚度。所以,随着微孔内金属沉积的量 (即金属析出层的厚度)的变化,干涉光的颜色也发生变化。
有时会再进一步增加铝阳极氧化步骤,例如再在草酸溶液中进行铝阳极氧化处理(4次电解处理)。这样在引起光干涉效应的金属薄层的下面,会导致阻挡层厚度的增加。在这种情形下的干涉效应可以使原先较浅的颜色加深。